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7-07-06浏览次数:625
广东省、教育部、科技部产学研结合工作会议2007年6月27日在广州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省长黄华华、教育部部长周济、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李学勇等领导出席了会议。参会人员包括教育部直属高校主要领导及职能部门负责人、广东省有关部门、地方高校及企业负责人等。我校党委书记冯瑞龙、副校长翟世奎及有关部门代表一行四人参加了会议。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会上做了题为“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的重要讲话。他指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宗旨,坚持这一宗旨,高校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实践这一宗旨,就必须把握现代化建设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即要为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服务,为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
周济部长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性机遇,谁抓住了这个机遇,谁就会有跨越式的发展;谁错过了这个机遇,就会落后甚至被淘汰。在这样的机遇面前,高校比的是真本事,比的是解决中国发展的过程中提出的重大课题和产业、企业、工程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的决心和能力。他指出,高水平大学要顶天立地创一流,“顶天”就是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与科学技术前沿,解决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重大科技问题;“立地”就是要面向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从现实的紧迫需求出发,切实解决生产、生活中大量的科技问题。首先要立地,根深才能叶茂,高校要有更多的写在大地上、写在工地上、写在车间里的“论文”,真正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农村、企业和产业的技术进步提供扎扎实实的服务。
周济部长还强调,在贡献中发展是时代对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道路的要求,如果今天的高校仍然坚持关起门来办学,向上要增加拨款,向下要提高收费,发展的道路必然会越走越窄。但只要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让发展的视野超越校园的围墙,向农田、企业、社区延伸,就能形成发展的大格局、大舞台、大空间。更重要的是,产学研结合推动了国家和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技术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比重不断提高,对知识和人才的需求就会不断增长,进一步带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全面发展,使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都走入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
最后,周济部长对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结合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要切实提高对产学研结合重要性的认识,以产学研结合为切入点,大力推动高校办学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打造我国高等教育的比较优势和独特竞争力。二是不断创新高校参与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模式。要坚持立足本地、本区域,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要把学校的发展同当地现代化建设融为一体,做出当地人民看得到的实实在在的贡献。三是要进一步完善高校参与产学研结合的体制机制,通过争取大项目、形成大团队、构筑大平台建立官产学研战略性合作。四是要形成有利于推进产学研结合的政策导向机制。他指出,要把进一步完善和创新高等教育的政策导向机制,充分发挥高校和广大教师、科研工作者参与产学研结合积极性作为当前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首先要建立对高校的科学评价制度,把服务和贡献作为评价高校工作的重要指标;其次要改革教师工作的评价机制,注重培养人才的实绩、科研的质量和知识服务的实绩,通过产学研结合来促进教育教学和科技创新质量的提高,不仅要鼓励论文写在大地上、写在车间里,更要鼓励在大地上、在车间里产生高质量的论文;不仅要鼓励教师把高校的科研成果产业化,更要鼓励教师把新鲜、有用的知识带回课堂;还要构建有利于推动产学研结合的体制环境。在质量工程建设、教学评估、重点学科和学位点申报、人才计划、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等方面要进行相应的改革、调整和完善,形成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会上,广东省副省长宋海介绍了广东省、教育部、科技部产学研结合工作的情况,部分高校和企业代表介绍了各自单位开展产学研结合工作的经验、体会和收获。
冯瑞龙书记一行会议期间还参观了广东省产学研科技创新成果展览。
图1:大会会场
图2:冯瑞龙书记一行参观广东省产学研科技创新成果展览